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

Random Thoughts

澳門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。社會除了對醫療需求日益增加外,也冀望醫療質素能提高。經過這幾年的急速發展,澳門政府庫房充裕,為了讓社會各階層能分享經濟成果,不同的[還富於民]的政策相繼出台,當中包括:[現金分享]計劃,[醫療券]計劃等。[現金分享]計劃旨在減輕輸入性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,而[醫療券]計劃則補貼市民的醫療開支,並鼓勵市民利用私人醫療服務。由於[醫療券]計劃的資助金額只是每年數百澳門元,因此成效不彰。[現金分享]計劃推出了好幾年,不但未能減輕普羅大眾,尤其是社會低層家庭,的生活壓力,反被揶揄為間接推高物價。

政府何不好好善用財政盈餘呢?相比鄰近地區,澳門在社會保障方面工作起步較遲,但政府可運用財政盈餘作初期的啟動基金,推動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

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

Astigmatism

這近幾年一摘掉眼鏡,眼前一片矇矓,只能在咫尺的距離,我才能看清楚別人的臉。

二零一五年一月三十號,告了一天假,跑了去走激光矯視手術。手術前的晚上,心總是沒有著落,害怕手術會出什麼問題,或者是我不適合做這個手術。

幸好手術前,醫生把手術的內容講解得很仔細,加上有他在身邊,總算能冷靜下來。

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,醫生第一次就能把固定眼球的膠環套在我的眼上,再哄我定眼看著一點綠光大概二十幾秒,就OK了!醫生先替我做右眼的矯視。我只是不太習慣沖洗傷口的感覺。

手術後數小時,我已經能外出逛街了!

沒有眼鏡的我,有一種赤裸裸的感覺,尤其眼鏡陪著我已經十幾年了,它已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。現在最困擾我是晚上的眩光吧。

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

Birthday

生日... 又大一歲了...
上小學時,是多麼期望自己的生日,又覺得自己是多麼特別。生日總是在考試前後,或在農曆新年前後。因為不怎麼討人喜歡,所以總是羨慕那些每逢生日就收到很多禮物的同學。那時,我總是安慰自己說,我有的是一些知心好友,已經足夠了。

上中學時,我期待是快點拿到成人身份證。圍在身邊的,仍是小貓三四隻的知心好友。

開始工作了,有些朋友就好像陳奕迅的<最佳損友>一樣,不知不覺由於際遇不同而失去了共同話題了,漸漸疏離了。或者,問題是出於我身上吧!(為人孤僻,不善交際)

如今,歲數從一個數字跳到另一個數字,感覺多淒涼了,突然覺得自己老了很多,總不能隨便亂再撒吧!幸好,有人說,其實你只是比昨天老一天而已。無論是否過生日,每個人也會比昨天老。


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

Live Life as an Adventure

剛剛聽了主題為 "Live Life as an Adventure" 的講座,主講嘉賓 Rob Lilwall 分享了他歷時3年,從倫敦出發,首站為西伯利亞,途經日本,韓國,澳洲,中國,中亞,歐洲多國的單車旅程。Rob 本來是一位中學地理教師,由於熱愛冒險,也想在年青時多看看這個世界,毅然放下一切,踏上漫長的旅程。他一直想從遠東展開歸家的旅程,所以只買了一張到西伯利亞的單程機票。在一個風光明媚的九月早上,他踏在西伯利亞的土地上,跟他的朋友一起出發。西伯利亞是一個土地遼闊而人煙稀少的國家,沿途他們經過的小鎮,大多只剩下破舊的樓房,像鬼城一樣。西伯利亞的居民很友善,大部份人光看他們的裝束都不看好他們能熬過西伯利亞的寒冬,有些人勸說不要往前走,否則會冷死,有些人卻說他們會被熊咬死。Rob分享了幾張拍攝於西伯利亞山區的照片,其中一張拍了顯示零下40度的温度計,Rob又播了一條有關他和同伴在路上互相鼓勵的短片。好不容易,花了三個月的時間,Rob他們終於到達西伯利亞的岸邊,亦在此時,他們要分道揚鑣了,他獨自坐船前往日本北海道,到達時正值冬天,他沿途應邀到學校分享他旅途的所見所聞,晚上就鑽進車站裏取暖休息。他取道韓國到香港。這時,他已經離開家1年了。他在香港休息了幾個月,其間找些工作,賺點旅費,規劃餘下的旅程。他不想坐飛機到澳洲,幾經波折,他終於找到船先到菲律賓,印尼,新幾內亞,再到澳洲。新幾內亞的經歷讓他㥢有餘悸,走進雨林,遇到漲潮,看不到出路。他不止一次想過放棄。一年多以來他孤身上路,身心疲憊不堪,同時,也得到了瘧疾(這是他後來才知道)。但他知道,要是在這個時候放棄,將來他一定會後悔。最後,他還是咬緊牙關,跨過一個又一個的障礙,經過3年時間,終於回到倫敦。

他總結他的經驗,說:
1)不要害怕失敗;
2)做人要有冒險精精神,但並不代表可麻木冒險;
3)定下長期,中期及短期目標;
4)堅持信念
5)建立人際關係